荆州黄山大顶东侧有个叫犀牛望月的地方。那犀牛就是一块悬空伸出的大石头。
犀牛的前方约20米处有块像月亮的石头,那石中有眼。据说人们站在犀牛头上用铜钱或石头投中月亮中的眼,就可求福得子。
山上有天长出两株树,一株桂树,一株槐树,这两株树的来历却有些不寻常。
原来在很久以前,黄山之北住着一户姓佘的员外,膝下只有独女桂花,渴望有儿子继承家业。那天,佘母带着18岁的桂花,到犀牛望月处求福得子。
桂花也早有心思,欲趁此良机,为自己求得终生佳侣,于是,见机上前,站在犀牛头上,手执铜钱,奋力向月亮石眼投去,谁知用力过猛,坠落山崖,吓得其母尖叫一声,魂飞天外。
只见她急匆匆哭啼啼转到崖下,只见一个英俊小伙正抱着她的桂花。她竟惊诧得说不出一句话。小伙子怕她生出男女不轨之嫌,放下桂花就黯然离去。
原来,有个叫罗槐的小伙子正在犀牛头下采药,忽见有女子从头上坠下,便奋不顾身将桂花接住。
桂花很快清醒过来,急忙指着远去的小伙说妈!是他救了我……。欲报救命之恩的母女,忙叫恩人留步。
双方互报姓名、地址。母女诚邀小伙到家中叙话、致谢。在交谈中,桂花和小伙子互生情愫,如炬的目光碰撞,妙不可言的火花喷薄而出。自然,这一切都瞒不过母亲的眼睛。
爱情的火种一旦点燃,哪能停息?第二天,罗槐匆匆吃过早饭,上山采了几味药,就径直朝山北走去。
话说桂花的母亲回去后便将桂花坠崖奇遇与女儿的心事向老爷叙说一遍。老爷感激小伙的救女义举,却对他们的婚事极力反对。
当晚,桂花总是惊魂不定,梦中不时尖叫,罗槐!罗槐!的叫声不停。
第二天,仍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父母见此光景,也拿不定主意,心病需心医,只有罗槐才能救女儿的性命。
正当他们焦急的时刻,罗槐背着药篓来了。他放下药篓,就对桂花的父母说:昨天小姐受惊,今天特来为小姐送药。我从小学医采药,略通歧黄,不知老爷信否?
老爷对罗槐虽心有不悦,但面上还是勉强应承着。桂花 听到罗槐的声音,病已好了八九分,但仍佯装病重,渴待罗槐常亲临。
一天,桂花趁父母不在家的机会,直接向罗槐吐露相爱相守的心声。罗槐也信誓旦旦,海枯石烂不变心。
有一天,佘府来了说媒人,说的是澧州蔡府的贵公子,老爷听后满口答应,老夫人则要问问桂花。
桂花听后,心生一计,对父母道:蔡公子家中富有,但不知他有无才华,若是绣花枕套,岂不误了孩儿终生?不若让孩儿出题,让蔡公子与罗槐当场作诗,搞个比诗招亲。
老爷当即应允,心想,贵公子与穷小子不在一个档次,哪有不胜之理?
比赛那天,桂花以连理枝为题。
蔡公子抢先答道:连理枝,连理枝,澧州公子不相识。蔡家豪门佘家富,凤配凰来雄配雌。
老爷听罢连连点头,桂花却说庸俗之作。
再看罗槐从容吟道:香山醉吟连理枝,后人拜首情更痴。当年七夕长生殿,不及桂槐偶相识。
罗槐吟罢,桂花情不自禁说出:好诗!好诗!我就爱这个痴。
老爷拍案大怒:你爱痴,我爱你们凤凰配。
并指使家人将罗槐赶出家门。桂花发疯一样向罗槐跑去,狂呼:罗槐哥,你等等我……
一切都是徒劳的,桂花被家人拉进了屋内。
第二天,桂花偷偷逃出家门,与早在附近等候的罗槐相会。
老爷闻讯,亲自带家丁持棍追击。这时,罗槐和桂花正在山谷一隅,诉说衷肠,相拥而泣。
怒火中烧的老爷早已失去理智,令家丁们将急雨般的棍棒朝他们身上打去,但他们紧紧相抱,任凭鲜血浸透了衣衫染红了草地。桂花气绝身亡,罗槐也随即停止了呼吸。
这时,北风怒吼,竟空降下一场大雪,掩埋了他们的遗体,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叹息。
人们只得将他们合葬在一处。
尔后,墓地在时光中消逝,却长出两株树,一株桂树,一株槐树,渐渐地两株树融合生长,如同恩爱的夫妻,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有多少情侣,在连理枝前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连理同枝的男女情,
同气连枝的兄弟情,
多情的古人留下的这些多情的字句,
不知承载了古今多少多情的多情人心中那份多情的美好。
注:此文根据周志文先生的文章改写。
’
还请走过路过的朋友们,都来赏个关注,赏个赞,来个评论之类的,在此谢过了。
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会给我的创作带来最大的动力,
我会创作更多的原创文章来回报大家的支持。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明天我会准时分享我的另一篇文章,不见不散!
往期好文:
《荆州黄山上的一座古墓,竟然是一场风雨助推其主人灵柩安葬于此》
《美国用3年时间完成同等工程的1/3,新中国只用不到3个月时间完工》
《只因一次身心的抚摸,再也没能忘记你的深情——拉萨沐浴节》
《往事并不如烟-谨以此文纪念在西藏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从这条湖泊里打捞烹制的鲜鱼,边吃边长,久吃不少,为什么这样?》
《不起眼的湘北小县城,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古墓群》
《不平静的明塘湖,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今日一探究竟》
本文作者:文海追波;本文来源:原创
作者简介:文海追波,中老年作家,自由撰稿人,著有畅销书《阴铿诗解读》。一枚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知者,探索者,我专注分享真实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些趣闻轶事,用散文的形式分享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