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所指的痛经是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也就是是指并没有盆腔器质性病,但因为激素等内分泌问题改变所引起的痛经,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和乏力等症状。其发病因素复杂,病理改变主要为子宫平滑肌和子宫壁螺旋动脉强烈收缩、缺血和缺氧,从而诱发疼痛。
目前研究发现加压素(AVP)、催产素、雌二醇和孕酮等物质与痛经的发生有关,但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被认为是形成痛经的根本机制。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子宫肌细胞不仅是 PGs 的靶细胞,而且在激素和某些介质的特定作用下,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前列腺素物质,参与调节子宫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目前研究较多并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素是 PGE2 和 PGF2。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中 PGE2 与 PGF2。含量呈周期性变化。黄体期及月经期,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类产物增多,黄体期 PGE2 的含量比 PGF2 高,而月经期则相反,PGF2 的含量大大增加。痛经妇女月经期子宫内膜、月经血、外周血和腹腔冲洗液中 PG 的浓度明显高于非痛经妇女,且月经前 48h 子宫内膜 PG 生成达高峰,恰与痛经出现相同步。
PGE2 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活动,而 PGF2 则可以使得平滑肌收缩,导致子宫血流量减低,PGF2/PGE2 比值的升高可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重,一旦子宫内膜产生和释放 PGF2 过多,可导致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所以通过抑制子宫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释放,对痛经具有明确的疗法。
这也是为什么对原发性痛经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效果非常明确地原因,尤其是布洛芬,对痛经的治疗效果尤为出色。实际上很多人喜欢代购的日本痛经丸,就是含有布洛芬的一种药物。当然,因为子宫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雌激素有关。所以临床上也采用避孕药治疗痛经,避孕药具有
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月经量,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排卵,降低血中雌激素的含量,使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降低,从而起到抑制子宫活动的作用,但此类药物对机体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具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口服避孕药是二线药物。
至于姜茶或者红糖水,本质上对痛经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不过部分人会感觉到症状缓解,这主要来自于两个原因,最主要的是安慰剂效应,也就是因为相信它有效,所以在服用后因为内源性内啡肽分泌升高,产生止痛的作用,这也是安慰剂效应通常作用在止疼、神经的范畴。实际上在止疼药的临床研究中,有许多药物的效果不能和安慰剂组产生明显差异,并不是因为药物无效,而是因为安慰剂效应有时是非常明显的,这点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例如电脑下载东西时候的进度条就是一种安慰剂效应,实际上电脑也不知道还剩多少时间,所以在还剩 1% 进度的时候通常会等很久,但人们看到了进度条往往会减少很多焦虑,如果没有任何进度显示,我们大多数等不了那么久。第二个就是喝热水以及采用热水袋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所以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实际上,没有几个女性痛经的时候采用红糖或姜糖胶囊或者冰水冲服吧。
其实红糖在文化中之所以作为一种滋补品来自于三个原因,一是古代甜食是非常少见的,物以稀为贵。二是甜食富含能量,在缺乏能量的年代,增加能量摄入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补充;三是古代除了蜂蜜、麦芽糖就是红糖,我们没有生产白糖的工艺,仅此而已。
因此,再痛经的时候,去医院开药合理治疗,以及注意保暖休息时非常重要的,想吃点糖没有不可,但吃太多了肯定是不利健康且没什么疗效的。